贝博下载【官网】

通用banner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企业公告

说说桂林与乌桕的故事

2023-12-16 10:42:50 企业公告

  眼下,桂林城市的颜彩斑斓,金黄的银杏、朱红的枫叶、渐红的水杉……当然还少不了已进入最佳观赏期的乌桕。每年这样一个时间段,一片片原本翠绿的乌桕叶渐渐变色,或橙黄,或火红,或绛紫,亮丽的色彩总能吸引很多人为它停留。

  其实,乌桕之于桂林并不只是一道美丽的风景,这一树种与桂林有着不小的渊源。日前,记者正常采访了几位园林专家和摄影爱好者,听他们聊聊乌桕与桂林的故事。

  乌桕是中国特有的树种,已有1400多年栽培和利用的历史,在《齐民要术》《农政全书》《本草纲目》等书籍中均有相关记载。乌桕为大戟科乌桕属乔木,其叶片菱形、菱状卵形或稀有菱状倒卵形,顶端骤然紧缩具长短不等的尖头,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南各省区。

  唐代李白《小溪秋色》中的“枫香乌桕两相依,红叶随风伤别离”,宋代林逋《水亭秋日偶书》中的“巾子峰头乌臼树,微霜未落已先红”,元代黄镇成《东阳道上》中的“前村乌桕熟,疑是早梅花”,明代谢迁《摘桕次雪湖韵》中的“霜桕枝高白间红,珊瑚凌乱玉璁珑”等诗句,都写出了乌桕之美。

  桂林的乌桕在古诗词中也有记载。市林业和园林局规划建设科科长李腾钊介绍,清代诗人张宝《风洞题壁》就写道:“奇石嵯峨古渡头,訾洲红叶桂林秋”,描写的就是当时訾洲上乌桕盛景。

  “桂林的乌桕大多生长在水边,有自然生长的,也有人工种植的。”李腾钊表示,新中国成立后,乌桕成为桂林义务植树的主要树种,在水边和山上都有种植。由于树根、树皮、树叶可以入药,乌桕籽出油率能达到50%,乌桕是我国南方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,大范围的使用在工业生产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市民在房前屋后、村前村后大面积种植乌桕,桂林也从浙江兰溪、湖南兴宁等地引种了大批乌桕培育经济林,沿漓江种植。

  在市石山绿化试验站副主任李刚的记忆中,上世纪70年代初,他靠着捡乌桕籽挣到了不少钱,甚至从中赚到了学费。

  “当时我也就10岁左右,那时村里种了很多乌桕,很多小孩都热衷于捡乌桕籽,有时候我们还会爬到树上去摘。”他和记者说,以前村里的代销店就能直接卖乌桕籽,每斤4毛钱,每斤还能补贴二两粮票。“当时一年的学费大概是9毛钱,我和弟弟一年能捡到三四斤乌桕籽,算起来收入还真不少,基本上能自己交学费了。”

  李腾钊介绍,1981年时,桂林仅漓江两岸区域种植的乌桕纯林就有366.67公顷,平均成活保存率在80%以上。1986年,桂林乌桕籽产量达到10吨。到了1988年,随着乌桕籽这种榨油原料逐渐被取代,乌桕林也改造成了以柑橘为主的果木林。如今桂林的乌桕数量虽然远不及当年,但仍有一定规模。

  随着天气转凉,眼下,乌桕也已确定进入了最佳观赏期。乌桕色彩鲜艳、树形优美,由于生长环境、立地条件等不同,除了常见的红色,也有部分乌桕树叶在冬季会呈现出黄色等其他颜色,一株乌桕就能形成一道相当漂亮的景观。

  提到桂林赏乌桕的地点,七星区竹江村的乌桕滩必然榜上有名。最近,不少市民和游客都前往乌桕滩拍照打卡、露营,欣赏乌桕。

  别看如今的乌桕滩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,但在十几年前,还没有太多人知道这片河滩。李腾钊说,大概是2009年,乌桕滩才首先吸引了摄影爱好者的注意。

  摄影爱好者韦重杰和记者说,2009年冬天,他的一个朋友在漓江上跑船时偶然看到这片长满乌桕的河滩,立刻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了。“朋友很喜欢摄影,他知道我也喜欢,就马上告诉了我,第二天我们就背着摄影器材去拍照了。”

  韦重杰表示,当时他和朋友拍了不少乌桕的照片,并上传到摄影发烧友的网站上,很多摄影爱好者看到后也纷纷来到乌桕滩拍摄。“乌桕树叶形状有点像心形,树形也很好看,枝条舒展,每年这样一个时间段,乌桕的叶子还会变得色彩鲜艳。”他回忆,起初那几年,去乌桕滩的基本都是摄影圈的人。随着大家发出来的照片慢慢的变多,很多人也知道了这一个地区,市民和游客才慢慢多了起来。

  自从2009年发现乌桕滩之后,韦重杰经常来到这片河滩拍摄。他和记者说,摄影讲究光影,清晨和傍晚的光线十分利于拍摄。为了更好地拍出乌桕之美,他经常清晨5点多就起床赶往乌桕滩。就在几天前,他还特意起了个大早,和朋友一同前往乌桕滩拍照。“最近天气转冷,早晚温差很大,乌桕滩位于江边,有时候清晨的江面会有一层雾,大片的乌桕林中雾气缭绕,有种别样的美。”

  在韦重杰看来,乌桕就像是大自然对桂林的馈赠,在他的硬盘里,保存着各种各样从各种角度拍摄的乌桕照片。韦重杰说,以前设备有限,为了拍下乌桕滩的美景,他还常常爬到山上拍摄,现在有了无人机,航拍也就方便多了。

  韦重杰表示,如今乌桕滩已经成了市民郊游的好去处,天气好时,能看到七八十台车在河滩上扎帐露营,还有不少市民喜欢到这里拍摄婚纱照。“这里不仅有乌桕本身的美景,村民也会在河滩上放牛,牛在乌桕林中或河滩上行走,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。”

  不仅如此,桂林有摄影师曾凭借拍摄乌桕获得了国际奖项。韦重杰介绍,我市著名摄影家王梧生先生曾凭借《奇峰红叶》这一作品获得香港第十八届国际摄影艺术沙龙、国际影艺联盟金牌奖等奖项,照片中呈现出了乌桕与桂林风光完美结合的画面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乌桕在桂林分布很广,乌桕的种类也有很多,其中还有一种叫“桂林乌桕”。

  李腾钊介绍,以“桂林”命名的植物有十多种,桂林乌桕就是这里面之一。他和记者说,桂林乌桕也叫济新乌桕,是一种生于石山上的树种,以中国、广西著名植物学家,桂林植物园创建人钟济新先生命名。以人名命名植物的情况,在我国是十分罕见的。

  钟济新是广西苍梧县龙圩镇思念村人,1935年在广西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,历任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副所长、所长,广西科学院副院长。他常常到野外考察、采集标本,1947年春天,钟济新在桂林雁山发现大戟科乌桕属新种济新乌桕。

  记者了解到,乌桕生长速度快、生命力强,从2010年起,市林园部门结合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和漓江花化彩化,从市区到阳朔县的漓江沿岸增种乌桕,目前市区漓江沿岸的不少地方都能欣赏到乌桕美景。

  上周,记者来到与叠彩山隔江相望的上关路,此处种植的乌桕已经一片红火。在暖阳下,鲜红的树叶与对岸的叠彩山、木龙塔交相辉映,江边有不少市民正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。除了色彩鲜艳的树叶,有些乌桕上已经结出了雪白的乌桕籽,小小的挂在枝头,也颇为美观。

  “这些年来,我们在叠彩区泗洲湾、大河乡四联村、七星区樟木吴家里村、解放桥到伏波山沿岸等漓江沿线的地方,都通过义务植树种植了很多乌桕,还在秀峰区巾山路上把乌桕作为行道树种植。”李腾钊介绍,从2018年起,泗洲湾成为全市义务植树活动的主战场,我市组织机关干部、企业和事业单位职工等在这里种下一批乌桕树。上周,记者在泗洲湾看到,经过几年培育,当年种下的乌桕如今已成林,泗洲湾已然成为市区一个新的赏叶胜地。

  在穿山公园、訾洲公园、西山公园、芦笛岩、七星公园等公园景区,林园部门也种植了乌桕,使得乌桕之美得以与山水互相映衬。此外,在榕湖、杉湖、桂湖边上都能看到乌桕,虽然规模不大,但它们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,为美景增色。

  此外,在一些地方还能欣赏到自然形成的乌桕景观,例如净瓶山附近的小洲岛、琴潭湿地、乌桕滩、解放桥头东北侧江水冲刷成的江滩等地。“解放桥头的江滩是漓江自然冲刷形成的,而江水在流动过程中又把乌桕种子冲到了这一小块江滩上,如今在这上面自然生长的乌桕也已经长大,成为了漓江上的独特美景。”李腾钊说。